5月28日至6月2日,我校环境学院15名师生赴日本北九州市进行了为期6天的交流访学。团队一行由环境学院郑洪波副教授、李雪花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佟诗宇3位老师带队。
位于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北九州市如今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样板城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却曾经一度笼罩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阴霾。然而经过市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北九州市迅速实现了从“世界环境危机城市”到“全球环境500佳”的重构之路。我校环境学院与北九州市立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自2005年起,至今已连续12年双方互派师生交流访问,缔结了深厚的合作友谊。本次,在北九州市举办的“环境问题事例研究”发表会被日本“J-COM”电视台作为新闻在6月3日进行报道。
生态理念引领废物再生集群产业
5月30日,团队来到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Eco-Town参观见学。园区内集合了大批再生利用型环保企业,成为资源循环基地,致力于实现真正零排放。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团队了解了园区内的再生利用产业体系,从塑料瓶、荧光灯管、医疗废物到汽车、家电、办公设备等,涵盖了丰富的再生物质项目。
此外,团队走访了园区内的办公设备再生企业和医疗器具再生企业,实地参观了企业工作车间,了解了再生工艺原理、拆卸分选及加工流程。学生们对生态园内废弃物完善的循环路线以及资源再生的实施力度颇为震撼。团队还参观了位于生态工业园区内的响滩生态园。经过人工修复,响滩地区的废弃物填埋场旧址被重建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团队介绍了生态园内丰富的栖息物种,使学生们看到了土地修复的绿色希望。
高新技术打造污水处理清洁模式
5月31日,团队参访了北九州市“水广场”(Water Plaza)污水处理厂。水广场以日本先进的膜技术为中心,通过海水淡化和污水再利用的合成实现了节能、低成本、低环境负荷的制水系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团队对工厂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流程形成了基本认识,并且参观了水广场内大型水处理设备,近距离观察了用于污水处理的超滤膜实体,学习了膜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
随后,团队赴往“水广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参观见学。在厂区展厅内,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了北九州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展厅内独特的立体模型影院,生动形象地向团队展示了工厂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工艺流程。此外,团队实地走访了污水处理运作区域,近距离参观了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等污水处理单元设施。通过走访,学生得以将理论所学与实际见闻良好结合。
昔日公害推动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5月31日下午,团队参观了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馆。二战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北九州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博物馆内展示了过去北九州市的“死海”、“七色烟”等真实影像,其昔日严重的污染状况令人触目惊心。由妇女组织首先自发声讨,经过50年“官、产、学、民”的联合努力,北九州市现今已恢复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城市。其环境治理历程使团队成员领略到了普通民众的积极行动对环境修复的重大意义。在馆内志愿者的帮助下,学生利用废旧纸张亲手制作了纸风车、纸花等手工品,亲身感受废物再利用过程。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生态屋参观见学。生态屋内绿色的能源供应、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的结构设计令团队成员倍感新奇。生态屋内先进、便利的生活设施让团队看到了节能社会的发展未来。此外,团队还见识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电池加氢站,领略到北九州市氢能投用的良好前景。
学术交流拉动中日两校友好合作
6月1日,团队一行赴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进行学术交流。在环境事例研究发表会上,我校环境学院2013级12名学生分别就“基于人工生物膜技术的生物富集优化预测方法”、“一种针对氨氧化的高效催化剂的制备”两项课题进行全英文汇报,并就课题相关内容与北九州市立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探讨。此外,北九州市立大学学生亦对研究课题“体育场草坪的废弃草处理方法”做学术发表。 我校学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良好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受到了日方师生的肯定与褒奖。
下午,团队在北九州学术研究城参观见学。了解了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FAIS)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验证研究及企业化运作各个环节间的协调联合功能。随后,团队来到北九州学术研究城总控制室,参观了控制室内电力调控、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并有幸见识到庞大交错但秩序井然的底下管网系统。
傍晚,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为我校到访师生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冷餐会。国际环境工学部教授、中国留学生、以及本年度4月来访我校的数位日方学生一同赴宴。在轻松的氛围下中日双方愉快交谈,互相交流在中、日两国的见解与感受。日方同学还特别准备了剑道表演,使团队成员领略到更深层的日本文化。
通过对日本北九州市各环保产业、科研高校参观走访与实地体验,丰富了我校环境专业学生对先进环保应用技术的认识,对国际范围内的环保理念有了深刻体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国际化交流基金的资助下,我校环境学院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连续12年开展双方互访,为双方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同时深化了两校合作发展的基础。
文/张宏艳
图/张宏艳 郑晓琛